本文目录
“鼓”字的偏旁部首是鼓
名称:鼓
拼音:ɡǔ
繁体:皷
笔画:13
部首:鼓
释义:鼓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鼓的本字,右边是“支”,表示手持棒槌击鼓。本义:鼓,一种打击乐器) 同本义 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。――《说文》
● 鼓〈名〉
(1) (形声。字从攴( pū),从壴(zhù),壴亦声。“壴”意为“乐队”。“攴”表示“敲打”。“壴”与“攴”联合起来表示“乐队敲打乐器”。本义:乐队的打击乐器。)
(2) 同本义 [drum]
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。——《说文》
鼓,廓也。张皮以冒之,其中空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乐器》
击鼓其镗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皮曰鼓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抱玉枪兮击鸣鼓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国殇》
1、读音不同,“鼓”这个字读 [gǔ ],“豉”[chǐ ] ;
2、意思不同。
鼓常见意思是a、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b、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
豉常见组词〔豆豉〕一种用熟的黄豆或黑豆经发酵后制成的食品,是中国汉族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。
鼓拼 音 gǔ 部 首 鼓 左右结构基本释义
1.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~乐(yuè)。~角(jiǎo)。大~。
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~。石~。
3.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~吹。~噪。
4.发动,使振作起来:~励。~动。~舞。一~作气。
5.高起,凸出:~包。~胀。
6.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1、鼓的种类包括腰鼓、两杖鼓、渔鼓、同鼓、板鼓、战鼓、花盆鼓、书鼓、大堂鼓、手鼓、架子鼓、羯鼓、狼鼓、点鼓、排鼓。鼓是一种打击乐器,其中坚固且大致呈圆柱形的鼓体在一侧或两侧覆盖有拉紧的薄膜。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。
2、腰鼓:相传是由羯鼓演变而来,于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。唐代腰鼓因演奏功能不同而被称为正鼓或和鼓。明代以来,腰鼓在凤阳花鼓、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广泛使用,并逐渐演变为现代形式。
3、两杖鼓:也称为狼帐鼓。流行于福州地区鼓由木头制成,全长约70厘米。中间小,两端粗而空心。两面都覆盖着牛皮或蟒蛇皮。滚筒表面的直径约为30厘米。鼓皮安装在金属环上并用绳索拉紧。发音为用木棰打击或用手拍击,是“福州十番”的主要乐器之一,也用于闽剧伴奏。
4、花盆鼓:因大鼓面小鼓底而得名,形似花盆。由塘堂鼓演变而来,又称南堂鼓。因其形似缸,故又有缸鼓之称。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、器乐合奏、独奏。
您好,圆鼓和扁鼓是两种不同形状的鼓。
圆鼓是一种形状为圆柱体的鼓,通常有一个圆形的鼓面和一个圆形的底部。圆鼓通常被用于民间音乐、摇滚乐、流行乐和爵士乐等音乐类型。
扁鼓是一种形状为扁平的鼓,通常有一个长方形的鼓面和一个平底。扁鼓通常用于军乐、交响乐和管弦乐等音乐类型。
因此,圆鼓和扁鼓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形状和使用场合。
本文由ydnxyzg智慧教育网于2023-09-07发表在ydnxyzg智慧教育网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ydnxyzg.cn/tianlongbabu/697.html